凝聚共识 · 更新理念 · 规范诊疗丨2023药物性肝损伤国际论坛暨全国学术会议隆重举行
——  作者:    时间:2023-05-13     阅读数: 119

/ 编者按 /
 
2023年5月13日,“2023第七届药物性肝损伤国际论坛暨第八届药物性肝损伤全国学术会议暨《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疗指南》(2023版)发布会”在福建福州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性肝损伤防治技术专委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共同主办,福建省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和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共同协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共同承办,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为大家献上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徐小元教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顾问、上海海军军医大学905医院陈成伟教授,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茅益民教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福建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刘景丰教授,大会执行主席、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陆伦根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大会开幕仪式。大会执行主席、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院长曾永毅教授主持开幕仪式,并代表承办单位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期待大家通过此次大会能凝聚共识,更新理念,规范诊疗,为提高国内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和防控水平贡献力量。
 
黄纯秘书长致辞
 
福建省医学会黄纯秘书长通过云端给大家致辞,他首先代表省医学会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出席此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和全体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我国是肝病大国,患者人数众多,尤其是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占比不断增加。福建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在历届主任委员带领下,在各委员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大力普及和推广新理念、新技术和新业务,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效。
 
他希望大家再接再厉,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发挥平台优势,扎扎实实开展各项活动,推动福建省肝病学事业持续发展。学会努力给大家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邀请众多国内外的顶级专家来传经送宝,分享实践经验,希望每一位代表能够以此为契机,虚心学习,拓宽视野,加强交流和学术攻关,学有所获和学有所成。
 
相信此次会议将有力促进福建省肝病诊疗技术和水平的提高,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经常到福建考察指导。最后,黄纯秘书长预祝此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专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刘景丰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福建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刘景丰教授为大会开幕致辞,他首先代表福建省医学会和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对大家亲临大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对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对福建的重视和信任、全国各地专家同道对福建长期以来的关心和厚爱表示衷心感谢。
 
他表示,福建近年来的肝病和肝癌防治事业取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建设、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均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持续努力开拓新领域和激发新动力,新一代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得到了很好的成长。他期盼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地继续关心和支持福建。此次会议为福建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经验,跟踪前沿进展的非常好的机会,他希望大家在这里可以增进交流和共谋发展。
 
徐小元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徐小元教授为大会开幕致辞,他表示随着我国逐渐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药物性肝病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主办的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将给我国药物性肝病防治带来非常大的帮助。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自2007年成立以来,先后在陈成伟教授和茅益民教授两任组长的带领下,为改善我国疾病谱控制和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且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疗指南》(2023版)将在此次会议上颁布,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他表示,指南现已被《中华肝脏病杂志》接收并进行校对和排版,预计将于本月正式发表。最后,徐小元教授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陈成伟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顾问陈成伟教授为大会开幕致辞,他指出人类正暴露在6万种化学物品的威胁当中,其中3万种是药品和保健品,3万种是食品添加剂和环境污染物,所以药物性肝损伤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最近4年来,国际上关于药物性肝损伤诊疗的共识和指南不断地进行更新,此次会上发布《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疗指南》(2023版)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国第一版药物性肝损伤诊疗指南(2015版《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于2013年在庄辉教授、贾继东教授和魏来教授的指导下,由药物性肝病学组组织专家进行指南编写,先后经过4次大会、上百次线下和线上沟通,72个版本修改,最终完成。英文版于2017年发表在Hepatology International杂志上,成为我国第一部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肝脏病学指南,在国际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反响。
 
作为药物性肝病学组顾问,关于指南制定和使用,陈成伟教授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指南是临床证据和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临床证据最强烈的体现,所以我们的指南每一条推荐意见都应该有它的收益和风险介绍,我们要确认每一条证据的确切性和等级,因为这关系到每位临床医生的临床决策和关系到每位患者的健康。
 
第二,药物性肝损伤到目前为止还是排他性诊断,是沿用经典RUCAM量表还是采用美国学者新提出的诊断方式,他认为应该基于我国的临床实践,用我国的大数据来说明,不要轻易去站队和表态。
 
第三,药物性肝损伤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形成这么一支宏大的队伍是非常不容易且非常重要的。他希望在茅益民教授的带领下,团队能够团结一致,高举中国旗和打中国牌,走出去为国争光。
 
茅益民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组长茅益民教授为大会开幕致辞,他首先表达了三年疫情后有机会在福州与新老朋友见面的高兴心情。青年论坛和病例比赛已于5月12日(昨日)成功举行,充分展现了青年学者的风采,同时他也倍感欣慰,期待他们能够接好药肝的接力棒。
 
他表示,相比往届,此次药物性肝损伤国际论坛暨药物性肝损伤全国学术会议有三大不同。第一,大会走出上海,第一次来到了福州,这是一次非常大的变化,这与刘景丰教授和曾永毅教授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第二,不同于以往几乎全是肝病专家参与,今年是有跨行业和跨专业的专家参与的多学科交流,包括外科专家、肿瘤专家,临床药学专家、精神神经专家、结核病专家和制药企业药物警戒专家等,一起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药物肝损伤话题。第三,因为疫情的原因,此次邀请的国际专家只能在线上参会,尽管如此,这些最顶尖欧美专家同样能够为我们带来新理念和新认识。
 
此外,在会议内容设置方面,整体上以指南编写当中的主要内容设置相应的主题,例如慢性和特殊表型的药物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的再激活、制药企业药物警戒相关问题以及临床药学专家探讨合理用药等。此次还增加圆桌讨论,希望大家对这些相关的话题的讨论能够擦出火花。
 
他希望大家能够从这次会议当中收获更多关于药物性肝损伤的新认知,能够对临床实践有所帮助。最后,茅益民教授对所有参会专家和医生表示感谢,特别感谢刘景丰书记和曾永毅院长在会议筹备当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曾永毅教授主持
 
在开幕式最后,大会执行主席、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院长曾永毅教授表示,非常期待各位专家同道在今天和明天的会议中分享合理用药、规范诊疗研究进展的同时,加强交流和增进彼此了解,凝聚共识、更新理念和规范诊疗,为提高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和防控水平共同努力,最终造福我国患者和社会。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