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AASLD-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  » 正文
[AASLD2014]中国数据:DILI表型和慢性化风险因素,我国HCV治疗模式及临床转归
——  作者:    时间:2014-11-11 06:34:31    阅读数: 240

  14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长期随访:表型和慢性风险因素
  慢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定义为:在停用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后,肝细胞型的肝功能试验(LFT)持续异常超过6个月,或者混合/胆汁淤积型的LFT持续异常超过12个月。我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Zhu等在AASLD 2014上交流的一项研究表明,DILI患者约有20%发展至慢性。根据LFT的变化,可以将慢性DILI分为6种表型,TBIL水平自峰值降至一半的时间间隔(T0.5TBIL)是慢性化的独立风险因素。
  该项回顾性研究纳入2009~2012年北京友谊医院诊治的140例DILI确诊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血清学以及随访信息,97.1%的患者RUCAM评分≥6,平均随访时间为19.5个月,22.1%(31/140)患者的LFT值未恢复至正常,确定为慢性DILI。
  研究发现,草药(67.7%,21/31)是导致慢性DILI的最常见药物,基于随访信息,研究者们将慢性DILI分为6种表型,包括缓慢下降、复发、拖延、药物导致的自身免疫性肝炎(D-AIH)、慢性胆汁淤积以及肝硬化。值得注意的是,2例复发型患者和1例拖延型患者发展为D-AIH型。
  除缓慢下降型之外的其他所有表型均可发展至肝硬化(图 1)。研究者们发现,慢性DILI患者的ALT或TBIL水平自峰值降至一半的时间间隔分别为8 d(6.8~17.3 d)和27 d(10~35 d),与恢复组的时间间隔分别为6 d(4~8 d)和8 d(6~12 d)相比,显著较长(P值分别为0.003和0.000)。更重要的是,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T0.5TBIL是与慢性DILI独立相关的风险因素(OR:1.253,95%CI:1.079~1.456,P=0.003)。
  (摘要编号:1052)
  图1. 慢性DILI的6种表型.
  我国现实实践中的HCV治疗模式及临床转归
  CCgenos随访研究是在我国25家医院进行的一项为期5年的前瞻性观察队列研究,调查我国汉族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治疗模式以及相关的临床转归。在2014年AASLD年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饶慧瑛等交流报告了该研究的1年随访结果。
  来自CCgenos横断面研究996例患者中的总共512例患者纳入该随访队列,所有患者均未参加任何试验药物的临床研究。在随访研究期间,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每3个月或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诊。在每次随诊时抽取血样,进行HCV RNA的检测。
  结果,512例纳入患者和484例排除患者相比较,在年龄、性别、HCV基因型、IL28B基因型、Child-Pugh评分、HCV RNA水平、ALT和AST水平以及血小板水平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512例纳入患者中,其中328例(64.1%)患者在第1年期间的不同时间点接受了HCV治疗,与未治疗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较为年轻(43.3岁 vs. 52.4岁),感染HCV基因1型的比例更低(57.3% vs. 70.7%),并且肝硬化发生率更低(6.1% vs. 14.1%)。在接受抗HCV治疗的患者中,63.4%(n=208)接受PEG-IFN-α加RBV治疗,22.3%(n=73)接受普通干扰素加RBV,14.3%(n=47)接受其他治疗方案。基因1型HCV感染者完成PEG-IFN-α加RBV治疗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和SVR率分别为48.6%、71.0%和82.1%,接受普通干扰素加RBV治疗者的RVR、EVR和SVR率分别为35.0%、34.8%和58.3%。
  第1年随访期间,有38例患者(7.4%)退出研究,约有36%未接受治疗,表明我国仍有相当比例的HCV感染者迫切需要医疗服务。
  (摘要编号:1518)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