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丨饶慧瑛教授:2024年丙型肝炎诊治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慢性肝炎的主要原因之一,HCV在传播时,会发生无症状的急性感染,约80%的急性丙型肝炎可转化为慢性丙型肝炎(CHC),甚至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HCC)。丙型肝炎是第一个可以治愈的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应用,HCV的清除率有了革命性的提高,DAAs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使得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均达到95%以上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慢性HC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已经进入DAAs的泛基因型时代。岁末寒冬,时序频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国际肝病》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饶慧瑛教授回顾2024年丙肝诊治领域最新进展。
阅读数:20详细阅读>>
孙超教授:老年患者肝脏疾病的特征与对策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的肝脏疾病问题日益凸显。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代谢能力减弱以及可能存在的多重慢病,其肝脏疾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与年轻患者存在显著差异。近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孙超教授探讨了老年患者肝脏疾病的特征与对策,本刊特将内容整理成文,供读者参阅。
阅读数:36详细阅读>>
耿嘉蔚教授:慢乙肝免疫耐受期治疗探索与治愈曙光
2024年12月13日至15日,第十六届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期间,《国际肝病》对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耿嘉蔚教授就慢乙肝免疫耐受期患者诊疗进展及临床研究等相关话题进行了专访。耿嘉蔚教授深入剖析了当前乙肝新药研究的两大靶点,并指出了乙肝治疗的复杂性,强调了多药联合在未来抗病毒治疗中的主流地位。针对免疫耐受期患者的治疗策略,耿嘉蔚教授分享了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为慢乙肝免疫耐受期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希望。
阅读数:20详细阅读>>
辛永宁教授:60岁以上人群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治疗策略
在过去的50年里,中国普通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流行率已从8.2%降至3.6%。然而60岁及以上人群的HBsAg流行率却呈现上升趋势。乙型肝炎在老年人群中从急性转为慢性的现象更为普遍,预计未来这一年龄段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数量将会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出现合并症的比例显著上升,HBV感染相关的肝细胞癌(HCC)的发病年龄也随之增长。年龄已成为影响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一个关键因素。老年CHB患者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依从性,增强抗病毒治疗的持续性。在“第十六届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与热点学术会议”上,青岛市市立医院辛永宁教授就60岁以上慢性乙肝感染者的情况及治疗策略进行了阐述。
阅读数:14详细阅读>>
饶慧瑛教授: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新药研发前景及挑战
编者按
全球范围内,心-肾-代谢性疾病的流行趋势日益严峻,尤其是肥胖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其患病率正不断攀升。这一现状迫切需要我们强化并优化对当前疾病的管理策略。近年来,针对肥胖与MASH的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药物研发领域更是成为热点,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诸多挑战与困境。为此,我们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饶慧瑛教授,就MASH新药研发的未来展望与当前面临的难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阐述。
具有潜力的治疗靶点及其作用机制
在肥胖治疗药物中,肠道激素靶点具有广阔前景。基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的单靶点/多靶点药物是当下减重的“新星”。
减重药物主要包括GLP-1R激动剂及其类似物、GLP-1R/GIPR单分子双激动剂、GLP-1R/GCGR双激动剂和GLP-1
阅读数:24详细阅读>>
王福生院士:儿童慢乙肝抗病毒治疗和临床治愈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CHB)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有效的母婴阻断已显著降低新生儿HBV感染率,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HBV感染儿童仍较多。目前,儿童CHB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儿童CHB的抗病毒治疗是关注的重点。传统观点认为儿童感染HBV后多数处于免疫耐受期,通常不考虑抗病毒治疗。然而,近期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免疫耐受期患儿抗病毒治疗应答率高,特别是幼龄CHB患儿具有临床治愈的优势因素,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临床治愈率越高。这些进展有可能颠覆长期以来形成的临床儿童CHB的抗病毒治疗观点。在近期举行的“第十六届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上,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院士分享了儿童慢乙肝临床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阅读数:50详细阅读>>
庄辉院士:水至清则无鱼——功能性治愈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主要终点
在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领域,追求功能性治愈已逐步成为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疾病的根治追求。2024年12月20~22日,在首届“井冈星火”消化肝病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在会上作了关于“功能性治愈是CHB治疗的主要终点”的主旨报告,详尽阐述了CHB功能性治愈的新定义及其临床意义,为CHB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也让更多患者看到了治愈的希望。现将报告简要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阅读数:41详细阅读>>
庄辉院士谈中国消除乙型肝炎:不忘 “来时路”,展望“未来路”
乙型肝炎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中国作为乙肝高发国家,其乙肝防控工作更是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政策的不断完善,中国在乙肝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为我们细致描绘了中国在乙肝消除方面所取得的稳步进展、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他从多个维度出发,不仅展现了我国在乙肝防控政策、医疗技术、公众认知等方面的积极变化,也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仍待解决的问题。消除病毒性肝炎道阻且长,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阅读数:66详细阅读>>
蔡大川教授:守住科普阵地,破除肝病认知迷雾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对于肝病的认知却仍存在诸多误区与盲区。在第十六届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蔡大川教授作了题为《肝病科普的问题及思考》的精彩报告。本刊特邀蔡大川教授深入剖析当前人们在肝病认知上的普遍误区以及这些误区对疾病治疗和患者管理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他提出了通过专业人士科普、利用互联网平台等策略来建立权威准确的肝病信息传播渠道,为构建更加健康积极的肝病防治环境提供了有益参考。
阅读数:58详细阅读>>
陈金军教授:脾脏硬度测量为慢性肝病管理提供新视角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肝病的管理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在第十六届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陈金军教授作了题为《基于脾脏硬度分层管理乙肝相关慢性肝病》的精彩报告。本刊围绕脾脏硬度在慢性肝病管理中的应用等相关问题对陈金军教授进行了专访,在专访中,陈教授总结了脾脏硬度在慢性肝病预后风险分层中的重要作用,为慢性肝病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临床医生和相关研究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阅读数:39详细阅读>>
窦晓光教授:探索慢乙肝临床治愈之路——优势人群的选择与治疗新策略
2024年12月13日至15日,第十六届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期间,本次大会主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窦晓光教授作了题为《谁是慢乙肝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的精彩报告。本刊特围绕慢乙肝临床治愈优势人群这一关键话题对窦晓光教授进行了专访。窦晓光教授指出,慢乙肝的临床治愈已成为可能,但鉴于当前药物的治愈率相对较低,识别并优先治疗优势人群至关重要。同时,窦晓光教授还探讨了将非优势人群转化为优势人群的可能性,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阅读数:81详细阅读>>
福军亮教授:细胞治疗在乙肝治疗中的新进展与展望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其治疗方法的创新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上,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福军亮教授作题为《细胞治疗在治愈乙肝的展望》的报告,本刊围绕细胞治疗对福军亮教授进行了专访。福军亮教授详细介绍了当前乙肝细胞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试验进展,这些新型治疗手段不仅显示出一定的抗病毒效果,还在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色,为乙肝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我们期待,随着细胞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深入,乙肝患者将迎来更多治愈的希望。
阅读数:54详细阅读>>
李君教授:《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年版)》更新与热点解读
在肝衰竭领域,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践的持续发展,诊治指南的更新显得尤为重要。在第十一届华夏上海肝病暨肝衰竭论坛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君教授详细解读了我国《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年版)》的核心内容与热点话题,并且接受了本刊的独家访谈。李君教授从实证研究成果的融入、诊断标准的调整、治疗策略的更新等多个方面,全面剖析了新版指南的亮点与特色。同时,他也针对当前肝衰竭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争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现将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阅读数:48详细阅读>>
曾永毅教授:大数据与AI赋能肝癌全周期管理
在首届全国肝病数字健康论坛暨2024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委会学术年会上,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院长曾永毅教授作题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肝癌全疾病周期管理中的应用》的精彩报告。本刊围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AI)技术在肝癌全周期管理中的应用与影响等相关内容对曾永毅教授进行了专访。曾永毅教授详细阐述了从预防、诊断、治疗到后期随访,大数据与AI技术如何助力提升肝癌管理各环节效果,还分享了团队在数据处理中遇到的技术与伦理挑战,以及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阅读数:39详细阅读>>
冯晓彬教授:钇-90树脂微球治疗肝癌的中国真实世界数据与未来展望
在2024年ESMO Asia大会上,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冯晓彬教授报告了一项钇-90树脂微球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中国人群真实世界数据。通过对63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阶段性总结,研究揭示了钇-90治疗在肝癌中的显著疗效和优越性。《国际肝病》特邀冯晓彬教授对该研究数据进行解读,并深入探讨了影响疗效的预后因素,为未来患者选择和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指导。冯晓彬教授还提出了将钇-90治疗拓展至其他部位肿瘤及解决复杂肿瘤治疗难题的新方向,展示了中国在肝癌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期待为全球肝癌治疗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阅读数:71详细阅读>>
程勇前教授:老年智慧病房——跨学科合作与人文关怀的融合实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医疗服务是我们面临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在“首届全国肝病数字健康论坛暨2024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委会学术年会”上,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程勇前教授作了题为《老年智慧病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精彩报告,《国际肝病》对程勇前教授就智慧病房建设等话题进行了专访。程勇前教授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搭建多学科合作平台、利用远程会诊技术等方式促进医疗、护理、信息技术等多领域专家的有效沟通与协作,同时还强调了人文关怀在智慧病房设计中的重要性。
阅读数:49详细阅读>>